vgdisplay

vgdisplay

显示LVM卷组的信息

补充说明

vgdisplay命令 用于显示LVM卷组的信息。如果不指定"卷组"参数,则分别显示所有卷组的属性。

语法

vgdisplay(选项)(参数)

选项

-A:仅显示活动卷组的属性;
-s:使用短格式输出的信息。

参数

卷组:要显示属性的卷组名称。

实例

使用vgdisplay命令显示存在的卷组"vg1000"的属性。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vgdisplay vg1000     #显示卷组"vg1000"的属性

输出信息如下:

  --- Volume group ---  
  VG Name               vg1000  
......省略部分输出内容......  
  free  PE / Size       50 / 200.00 MB  
  VG UUID  ICprwg-ZmhA-JKYF-WYuy-jNHa-AyCN-ZS5F7B
2024-08-08    
vgextend

vgextend

向卷组中添加物理卷

补充说明

vgextend命令 用于动态扩展LVM卷组,它通过向卷组中添加物理卷来增加卷组的容量。LVM卷组中的物理卷可以在使用vgcreate命令创建卷组时添加,也可以使用vgextend命令动态的添加。

语法

vgextend(选项)(参数)

选项

-d:调试模式;
-t:仅测试。

参数

  • 卷组:指定要操作的卷组名称;
  • 物理卷列表:指定要添加到卷组中的物理卷列表。

实例

使用vgextend命令向卷组"vg2000"中添加物理卷。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vgextend vg2000 /dev/sdb2     #将物理卷"/dev/sdb2"加入卷组"vg2000"

输出信息如下:

Volume group "vg2000" successfully extended
2024-08-08    
vgreduce

vgreduce

从卷组中删除物理卷

补充说明

vgreduce命令 通过删除LVM卷组中的物理卷来减少卷组容量。不能删除LVM卷组中剩余的最后一个物理卷。

语法

vgreduce(选项)(参数)

选项

-a:如果命令行中没有指定要删除的物理卷,则删除所有的空物理卷;
--removemissing:删除卷组中丢失的物理卷,使卷组恢复正常状态。

参数

  • 卷组:指定要操作的卷组名称;
  • 物理卷列表:指定要删除的物理卷列表。

实例

使用vgreduce命令从卷组"vg2000"中移除物理卷/dev/sdb2。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vgreduce vg2000 /dev/sdb2    #将物理卷"/dev/sdb2"从卷组"vg2000"中删除

输出信息如下:

Removed "/dev/sdb2" from volume group "vg2000"
2024-08-08    
vgremove

vgremove

用于用户删除LVM卷组

补充说明

vgremove命令 用于用户删除LVM卷组。当要删除的卷组上已经创建了逻辑卷时,vgremove命令需要进行确认删除,防止误删除数据。

语法

vgremove(选项)(参数)

选项

-f:强制删除。

参数

卷组:指定要删除的卷组名称。

实例

使用vgremove命令删除LVM卷组"vg1000"。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vgremove vg1000    #删除卷组"vg1000"
Volume group "vg1000" successfully removed
2024-08-08    
vgrename

vgrename

使用vgrename命令可以重命名卷组的名称

补充说明

grename命令 可以重命名卷组的名称。

语法

vgrename [选项] [旧卷组路径|旧卷组名称|旧卷组UUID] [新卷组路径|新卷组名称]

选项

-d 启用调试模式
-t 启用测试模式

例子

重命名卷组/dev/vg1为/dev/vg2。

[root@localhost ~]# vgrename /dev/vg1 /dev/vg2
  Volume group "vg1" successfullyrenamed to "vg2"

重命名卷组vg1为vg2。

[root@localhost ~]# vgrename vg1 vg2
  Volume group "vg1" successfully renamed to "vg2"
2024-08-08    
vgscan

vgscan

扫描并显示系统中的卷组

补充说明

vgscan命令 查找系统中存在的LVM卷组,并显示找到的卷组列表。vgscan命令仅显示找到的卷组的名称和LVM元数据类型,要得到卷组的详细信息需要使用vgdisplay命令。

语法

vgscan(选项)

选项

-d:调试模式;
--ignorerlockingfailure:忽略锁定失败的错误。

实例

使用vgscan命令扫描系统中所有的卷组。在命令行中输入下面的命令:

[root@localhost ~]# vgscan     #扫描并显示LVM卷组列表

输出信息如下:

Found volume group "vg2000" using metadata type lvm2  
Found volume group "vg1000" using metadata type lvm2 

说明:本例中,vgscan指令找到了两个LVM2卷组"vg1000"和"vg2000"。

2024-08-08    
vi

vi

功能强大的纯文本编辑器

补充说明

vi命令 是UNIX操作系统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全屏幕纯文本编辑器。Linux中的vi编辑器叫vim,它是vi的增强版(vi Improved),与vi编辑器完全兼容,而且实现了很多增强功能。

vi编辑器支持编辑模式和命令模式,编辑模式下可以完成文本的编辑功能,命令模式下可以完成对文件的操作命令,要正确使用vi编辑器就必须熟练掌握着两种模式的切换。默认情况下,打开vi编辑器后自动进入命令模式。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使用“esc”键,从命令模式切换到编辑模式使用“A”、“a”、“O”、“o”、“I”、“i”键。

vi编辑器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命令,有些内置命令使用键盘组合键即可完成,有些内置命令则需要以冒号“:”开头输入。常用内置命令如下:

Ctrl+u:向文件首翻半屏;
Ctrl+d:向文件尾翻半屏;
Ctrl+f:向文件尾翻一屏;
Ctrl+b:向文件首翻一屏;
Esc:从编辑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ZZ:命令模式下保存当前文件所做的修改后退出vi;
:行号:光标跳转到指定行的行首;
:$:光标跳转到最后一行的行首;
x或X:删除一个字符,x删除光标后的,而X删除光标前的;
D:删除从当前光标到光标所在行尾的全部字符;
dd:删除光标行正行内容;
ndd:删除当前行及其后n-1行;
nyy:将当前行及其下n行的内容保存到寄存器?中,其中?为一个字母,n为一个数字;
p:粘贴文本操作,用于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下方;
P:粘贴文本操作,用于将缓存区的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位置的上方;
/字符串:文本查找操作,用于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尾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查找的字符串会被加亮显示;
?字符串:文本查找操作,用于从当前光标所在位置开始向文件头部查找指定字符串的内容,查找的字符串会被加亮显示;
a,bs/F/T:替换文本操作,用于在第a行到第b行之间,将F字符串换成T字符串。其中,“s/”表示进行替换操作;
a:在当前字符后添加文本;
A:在行末添加文本;
i:在当前字符前插入文本;
I:在行首插入文本;
o:在当前行后面插入一空行;
O:在当前行前面插入一空行;
:w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退出操作;
:w: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存盘操作;
:w!: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强制存盘操作;
: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退出vi操作;
:q!:在命令模式下,执行强制退出vi操作;
:e文件名:在命令模式下,打开并编辑指定名称的文件;
:n:在命令模式下,如果同时打开多个文件,则继续编辑下一个文件;
:f:在命令模式下,用于显示当前的文件名、光标所在行的行号以及显示比例;
:set number: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显示行号;
:set nonumber:在命令模式下,用于在最左端不显示行号;

语法

vi(选项)(参数)

选项

+<行号>:从指定行号的行开始显示文本内容;
-b:以二进制模式打开文件,用于编辑二进制文件和可执行文件;
-c<指令>:在完成对第一个文件编辑任务后,执行给出的指令;
-d:以diff模式打开文件,当多个文件编辑时,显示文件差异部分;
-l:使用lisp模式,打开“lisp”和“showmatch”;
-m:取消写文件功能,重设“write”选项;
-M:关闭修改功能;
-n:不实用缓存功能;
-o<文件数目>:指定同时打开指定数目的文件;
-R:以只读方式打开文件;
-s:安静模式,不现实指令的任何错误信息。

参数

文件列表:指定要编辑的文件列表。多个文件之间使用空格分隔开。

知识扩展

vi编辑器有三种工作方式:命令方式、输入方式和ex转义方式。通过相应的命令或操作,在这三种工作方式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命令方式

在Shell提示符后输入命令vi,进入vi编辑器,并处于vi的命令方式。此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作为编辑命令来解释,例如,a(append)表示附加命令,i(insert)表示插入命令,x表示删除字符命令等。如果输入的字符不是vi的合法命令,则机器发出“报警声”,光标不移动。另外,在命令方式下输入的字符(即vi命令)并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例如,输入i,屏幕上并无变化,但通过执行i命令,编辑器的工作方式却发生变化:由命令方式变为输入方式。

输入方式

通过输入vi的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打开命令(o)、替换命令(s)、修改命令(c)或取代命令(r)可以从命令方式进入输入方式。在输入方式下,从键盘上输入的所有字符都被插入到正在编辑的缓冲区中,被当做该文件的正文。进入输入方式后,输入的可见字符都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而编辑命令不再起作用,仅作为普通字母出现。例如,在命令方式下输入字母i,进到输入方式,然后再输入i,就在屏幕上相应光标处添加一个字母i。

由输入方式回到命令方式的办法是按下Esc键。如果已在命令方式下,那么按下Esc键就会发出“嘟嘟”声。为了确保用户想执行的vi命令是在命令方式下输入的,不妨多按几下Esc键,听到嘟声后再输入命令。

ex转义方式

vi和ex编辑器的功能是相同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用户界面。在vi中,命令通常是单个字母,如a,x,r等。而在ex中,命令是以Enter;键结束的命令行。vi有一个专门的“转义”命令,可访问很多面向行的ex命令。为使用ex转义方式,可输入一个冒号(:)。作为ex命令提示符,冒号出现在状态行(通常在屏幕最下一行)。按下中断键(通常是Del键),可终止正在执行的命令。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ex转义方式下执行的(例如,读取文件,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文件中等)。转义命令执行后,自动回到命令方式。例如:

:1,$s/I/i/g 按Enter键

则从文件第一行至文件末尾($)将大写I全部替换成小写i。vi编辑器的三种工作方式之间的转换如图所示。

2024-08-08    
vmstat

vmstat

显示虚拟内存状态

补充说明

vmstat命令 的含义为显示虚拟内存状态(“Viryual Memor Statics”),但是它可以报告关于进程、内存、I/O等系统整体运行状态。

语法

vmstat(选项)(参数)

选项

-a:显示活动内页;
-f:显示启动后创建的进程总数;
-m:显示slab信息;
-n:头信息仅显示一次;
-s:以表格方式显示事件计数器和内存状态;
-d:报告磁盘状态;
-p:显示指定的硬盘分区状态;
-S:输出信息的单位。

参数

  • 事件间隔:状态信息刷新的时间间隔;
  • 次数:显示报告的次数。

实例

vmstat 3
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
 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68    0    0     4     7    1    0  0  0 99  0  0
 0  0    320  42188 167332 1534392    0    0     0     0 1002   39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19 1002   44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0  0    320  42188 167336 1534392    0    0     0     0 1002   41  0  0 100  0  0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这个值也可以判断是否需要增加CPU。(长期大于1)
  •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
  • free: 空闲物理内存大小。
  •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

Swap

  •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由磁盘调入内存。
  •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由内存调入磁盘。

注意: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些朋友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2024-08-08    
volname

volname

显示指定的ISO-9660格式的设备的卷名称

补充说明

volname命令 用于显示指定的“ISO-9660”格式的设备的卷名称,通常这种格式的设备为光驱。

语法

volname(参数)

参数

设备文件名:指定要显示卷名称的设备。

2024-08-08    
w

w

显示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信息

补充说明

w命令 用于显示已经登陆系统的用户列表,并显示用户正在执行的指令。执行这个命令可得知目前登入系统的用户有那些人,以及他们正在执行的程序。单独执行w命令会显示所有的用户,您也可指定用户名称,仅显示某位用户的相关信息。

语法

w(选项)(参数)

选项

 -h, --no-header     不打印头信息;
 -u, --no-current    当显示当前进程和cpu时间时忽略用户名;
 -s, --short         使用短输出格式;
 -f, --from          显示用户从哪登录;
 -o, --old-style     老式输出
 -i, --ip-addr       显示IP地址而不是主机名(如果可能)

     --help     显示此帮助并退出
 -V,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参数

用户:仅显示指定用户。

实例

w
 20:39:37 up 136 days,  3:58,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0    222.94.97.122    20:39    1.00s  0.00s  0.00s w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