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a

lha

压缩或解压缩lzh格式文件

补充说明

lha命令 是从lharc演变而来的压缩程序,文件经它压缩后,会另外产生具有.lzh扩展名的压缩文件。

选项

-a或a:压缩文件,并加入到压缩文件内。
-a<0/1/2>/u</0/1/2>   压缩文件时,采用不同的文件头。
-c或c:压缩文件,重新建构新的压缩文件后,再将其加入。
-d或d:从压缩文件内删除指定的文件。
-<a/c/u>d或<a/c/u>d:压缩文件,然后将其加入,重新建构,更新压缩文件或,删除原始文件,也就是把文件移到压缩文件中。
-e或e:解开压缩文件。
-f或f:强制执行lha命令,在解压时会直接覆盖已有的文件而不加以询问。
-g或g:使用通用的压缩格式,便于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e/x>i或<e/x>i:解开压缩文件时,忽略保存在压缩文件内的文件路径,直接将其解压后存放在现行目录下或是指定的目录中。
-l或l:列出压缩文件的相关信息。
-m或m:此选项的效果和同时指定"-ad"选项相同。
-n或n:不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会进行的动作。
-<a/u>o或<a/u>o:采用lharc兼容格式,将压缩后的文件加入,更新压缩文件。
-p或p:从压缩文件内输出到标准输出设备。
-q或q:不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t或t:检查备份文件内的每个文件是否正确无误。
-u或u:更换较新的文件到压缩文件内。
-u</0/1/2>或u</0/1/2>:在文件压缩时采用不同的文件头,然后更新到压缩文件内。
-v或v:详细列出压缩文件的相关信息。
-<e/x>w=<目的目录>或<e/x>w=<目的目录>:指定解压缩的目录。
-x或x:解开压缩文件。
-<a/u>z或<a/u>z:不压缩文件,直接把它加入,更新压缩文件。

实例

lha -a abc.lhz a.b         #压缩a.b文件,压缩后生成 abc.lhz 文件
lha -a abc2 /home/hnlinux  #压缩目录
lha -xiw=agis abc          #解压文件abc,到当前目录
2024-08-08    
lilo

lilo

安装核心载入开机管理程序

补充说明

lilo命令 用于安装核心载入,开机管理程序。lilo是个Linux系统核心载入程序,同时具备管理开机的功能。单独执行lilo指令,它会读取/etc/lilo.conf配置文件,然后根据其内容安装lilo。

Linux lilo已经成为所有 Linux 发行版的标准组成部分。作为一个 较老的/最老的 Linux 引导加载程序,它那不断壮大的 Linux 社区支持使它能够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并始终能够充当一个可用的现代引导加载程序。有一些新的功能,比如增强的用户界面,以及对能够突破原来 1024-柱面限制的新 BIOS 功能的利用。

虽然 LILO 仍在不断地发展,但 LILO 工作原理的基本概念保持不变。

语法

lilo(选项)

选项

-b<外围设备代号>:指定安装lilo之处的外围设备代号;
-c:使用紧致映射模式;
-C<配置文件>:指定lilo的配置文件;
-d<延迟时间>:设置开机延迟时间;
-D<识别标签>:指定开机后预设启动的操作系统,或系统核心识别标签;
-f<几何参数文件>:指定磁盘的几何参数配置文件;
-i<开机磁区文件>:指定欲使用的开机磁区文件,预设是/boot目录里的boot.b文件;
-I<识别标签>:显示系统核心存放之处;
-l:产生线形磁区地址;
-m<映射文件>:指定映射文件;
-P<fix/ignore>:决定要修复或忽略分区表的错误;
-q:列出映射的系统核心文件;
-r<根目录>:设置系统启动时欲挂入成为根目录的目录;
-R<执行指令>:设置下次启动系统时,首先执行的指令;
-s<备份文件>:指定备份文件;
-S<备份文件>:强制指定备份文件;
-t:不执行指令,仅列出实际执行会进行的动作;
-u<外围色设备代号>:删除lilo;
-U<外围设备代号>:此选项的效果和指定"-u"参数类似,当不检查时间戳记;
-v:显示指令执行过程;
-V: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使用 LILO 作为引导加载程序

要使用 LILO 作为引导加载程序,需要做的事情取决于是要进行全新安装还是要让已经安装的 Linux 改为使用 LILO。如果是要进行全新安装,那么直接跳转到 配置 LILO 那一节。如果已经安装了某个 Linux 发行版,那么通常可以选择安装并配置 LILO(并可以将机器引导到新的 Linux 安装)。

要将现有的 Linux 迁移到 LILO,首先必须获得最新版本的 LILO(见 参考资料)。在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建议您确保在手边拥有一张 Linux 引导盘 —— 如果偶而弄错了某些地方,它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能够恢复到初始的 Linux 配置!将 LILO 安装到系统中之后,让它接管 MBR 非常简单。以 root 用户身份输入:

2024-08-08    
ln

ln

用来为文件创建链接

补充说明

ln命令 用来为文件创建链接,链接类型分为硬链接和符号链接两种,默认的链接类型是硬链接。如果要创建符号链接必须使用"-s"选项。

注意:符号链接文件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它的许多属性依赖于源文件,所以给符号链接文件设置存取权限是没有意义的。

语法

ln [选项]... [-T] 目标 链接名	(第一种格式)
 或:ln [选项]... 目标		(第二种格式)
 或:ln [选项]... 目标... 目录	(第三种格式)
 或:ln [选项]... -t 目录 目标...	(第四种格式)

选项

--backup[=CONTROL]      # 为每个已存在的目标文件创建备份文件
-b                      # 类似--backup,但不接受任何参数
-d, -F, --directory         # 创建指向目录的硬链接(只适用于超级用户)
-f, --force                 # 强行删除任何已存在的目标文件
-i, --interactive           # 覆盖既有文件之前先询问用户
-L, --logical               # 取消引用作为符号链接的目标
-n, --no-dereference        # 把符号链接的目的目录视为一般文件
-P, --physical              # 直接将硬链接到符号链接
-r, --relative              # 创建相对于链接位置的符号链接
-s, --symbolic              # 对源文件建立符号链接,而非硬链接
-S, --suffix=SUFFIX         # 用"-b"参数备份目标文件后,备份文件的字尾会被加上一个备份字符串,预设的备份字符串是符号“~”,用户可通过“-S”参数来改变它
-t, --target-directory=DIRECTORY # 指定要在其中创建链接的DIRECTORY
-T, --no-target-directory   # 将“LINK_NAME”视为常规文件
-v, --verbose               # 打印每个链接文件的名称
--help      # 显示此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参数

  • 源文件:指定链接的源文件。如果使用-s选项创建符号链接,则“源文件”可以是文件或者目录。创建硬链接时,则“源文件”参数只能是文件。
  • 目标文件:指定源文件的目标链接文件。
none, off       # 不进行备份(即使使用了--backup 选项)
numbered, t     # 备份文件加上数字进行排序
existing, nil   # 若有数字的备份文件已经存在则使用数字,否则使用普通方式备份
simple, never   # 永远使用普通方式备份

实例

将目录/usr/mengqc/mub1 下的文件 m2.c 链接到目录 /usr/liu 下的文件 a2.c

2024-08-08    
lnstat

lnstat

显示Linux系统的网路状态

补充说明

lnstat命令 用来显示Linux系统的网路状态。

语法

lnstat(选项)

选项

-h:显示帮助信息;
-V:显示指令版本信息;
-c:指定显示网络状态的次数,每隔一定时间显示一次网络状态;
-d:显示可用的文件或关键字;
-i:指定两次显示网络状的间隔秒数;
-k:只显示给定的关键字;
-s:是否显示标题头;
-w:指定每个字段所占的宽度。
2024-08-08    
local

local

在函数内定义局部变量。

概要

local [-aAfFgilnrtux] [-p] [name[=value] ...]

主要用途

  • 在函数内定义局部变量
  • 显示局部变量
  • 在函数内定义全局变量

选项

local命令的选项与declare命令的相同,请参考declare命令的选项。

参数

name(可选):变量名或已定义函数名。

value(可选):变量的值。

返回值

local返回true除非你提供了非法选项、赋值错误或是在函数外使用local命令。

例子

相关例子请参考declare命令

错误用法

  • 在函数外使用该命令。

注意

  1. 该命令是bash内建命令,相关的帮助信息请查看help命令以及man bashinfo bash的相应部分。
2024-08-08    
locate

locate

比 find 好用的文件查找工具

补充说明

locate 让使用者可以很快速的搜寻档案系统内是否有指定的档案。其方法是先建立一个包括系统内所有档案名称及路径的数据库,之后当寻找时就只需查询这个数据库,而不必实际深入档案系统之中了。在一般的 distribution 之中,数据库的建立都被放在 crontab 中自动执行。

locate命令可以在搜寻数据库时快速找到档案,数据库由updatedb程序来更新,updatedb是由cron daemon周期性建立的,locate命令在搜寻数据库时比由整个由硬盘资料来搜寻资料来得快,但较差劲的是locate所找到的档案若是最近才建立或 刚更名的,可能会找不到,在内定值中,updatedb每天会跑一次,可以由修改crontab来更新设定值。(etc/crontab)

locate指定用在搜寻符合条件的档案,它会去储存档案与目录名称的数据库内,寻找合乎范本样式条件的档案或目录录,可以使用特殊字元(如”” 或”?”等)来指定范本样式,如指定范本为kcpaner, locate 会找出所有起始字串为kcpa且结尾为ner的档案或目录,如名称为kcpartner若目录录名称为kcpa_ner则会列出该目录下包括 子目录在内的所有档案。

locate指令和find找寻档案的功能类似,但locate是透过update程序将硬盘中的所有档案和目录资料先建立一个索引数据库,在 执行loacte时直接找该索引,查询速度会较快,索引数据库一般是由操作系统管理,但也可以直接下达update强迫系统立即修改索引数据库。

语法

locate [-d  path | --database=path] [-e | -E | --[non-]existing] [-i |
       --ignore-case] [-0 | --null] [-c | --count] [-w |  --wholename]  [-b  |
       --basename]  [-l  N  |  --limit=N]  [-S | --statistics] [-r | --regex ]
       [--regextype R] [--max-database-age D] [-P | -H  |  --nofollow]  [-L  |
       --follow] [--version] [-A | --all] [-p | --print] [--help] pattern...

选项

-b, --basename  # 仅匹配路径名的基本名称
-c, --count     # 只输出找到的数量
-d, --database DBPATH # 使用DBPATH指定的数据库,而不是默认数据库 /var/lib/mlocate/mlocate.db
-e, --existing  # 仅打印当前现有文件的条目
-1 # 如果 是 1.则启动安全模式。在安全模式下,使用者不会看到权限无法看到 的档案。这会始速度减慢,因为 locate 必须至实际的档案系统中取得档案的  权限资料。
-0, --null            # 在输出上带有NUL的单独条目
-S, --statistics      # 不搜索条目,打印有关每个数据库的统计信息
-q                    # 安静模式,不会显示任何错误讯息。
-P, --nofollow, -H    # 检查文件存在时不要遵循尾随的符号链接
-l, --limit, -n LIMIT # 将输出(或计数)限制为LIMIT个条目
-n                    # 至多显示 n个输出。
-m, --mmap            # 被忽略,为了向后兼容
-r, --regexp REGEXP   # 使用基本正则表达式
    --regex           # 使用扩展正则表达式
-q, --quiet           # 安静模式,不会显示任何错误讯息
-s, --stdio           # 被忽略,为了向后兼容
-o                    # 指定资料库存的名称。
-h, --help            # 显示帮助
-i, --ignore-case     # 忽略大小写
-V, --version         # 显示版本信息

实例

实例1:查找和 pwd 相关的所有文件

2024-08-08    
logger

logger

在系统日志中记录相应条目

补充说明

logger命令 是用于往系统中写入日志,他提供一个shell命令接口到syslog系统模块

语法

logger [options] [message]

选项

 -T, --tcp             使用流连接(TCP)
 -d, --udp             使用数据报(UDP)
 -i, --id              逐行记录每一次logger的进程ID
 -f, --file <file>     记录特定的文件
 -h, --help            显示帮助文本并退出
 -n, --server <name>   写入指定的远程syslog服务器,使用UDP代替内装式syslog的例程
 -P, --port <port>     使用指定的UDP端口。默认的端口号是514
 -p, --priority <prio> 指定输入消息的优先级,优先级可以是数字或者指定为 " facility.level" 的格式。
                       比如:" -p local3.info " local3 这个设备的消息级别为 info。
                       默认级别是 "user.notice"
 -s, --stderr          输出标准错误到系统日志。
 -t, --tag <tag>       指定标记记录
 -u, --socket <socket> 写入指定的socket,而不是到内置系统日志例程。
 -V, --version         输出版本信息并退出

例子

logger -p syslog.info "backup.sh is starting"
2024-08-08    
login

login

登录系统或切换用户身份

补充说明

login命令 用于给出登录界面,可用于重新登录或者切换用户身份,也可通过它的功能随时更换登入身份。在Slackware发行版中 ,您可在命令后面附加欲登入的用户名称,它会直接询问密码,等待用户输入。当/etc/nologin文件存在时,系统只root帐号登入系统,其他用户一律不准登入。

语法

login(选项)(参数)

选项

-p:告诉login指令不销毁环境变量;
-h:指定远程服务器的主机名。

参数

用户名:指定登录使用的用户名。

2024-08-08    
logname

logname

打印当前终端登录用户的名称。

概要

logname [OPTION]...

主要用途

  • 打印当前终端登录用户的名称。

选项

--help       显示帮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返回值

返回0表示成功,返回非0值表示失败。

例子

[root@localhost ~]# logname
root

注意

  1. 注意区分 whoamilogname 这两个命令;比如我们以用户 root 打开的终端,然后切换到了用户 user2。此时, whoami返回的是当前用户 user2, logname 返回的是 root,大家可以自行实践验证一下。

  2. 该命令是GNU coreutils包中的命令,相关的帮助信息请查看man -s 1 lognameinfo coreutils 'logname invocation'

2024-08-08    
logout

logout

退出当前登录的Shell

补充说明

logout命令 用于退出当前登录的Shell,logout指令让用户退出系统,其功能和login指令相互对应。

语法

logout
2024-08-08